什么是液壓提升架?
提升架又稱千斤頂架,提升架的作用是固定腰梁(圍圈)的位置,防止模板側面變形,承受整個模板和操作平臺系統上的全部荷載并傳遞給千斤頂,將模板系統和操作平臺系統連成一體。
提升架由橫梁,立柱和支承腰梁(圍圈)、操作平臺的支托組成,分為單橫梁式和雙橫梁式。橫梁一般用 [12制作,立柱可用[12~[16或L45×5、L60×5制作,橫梁和立柱宜成直角,全部用螺栓連結或一端采用焊接,另一端采用螺栓連結。
模板 模板按其所在部位及作用不同,可分為內模板、外模板,模板的高度一般為 0.9~1.2m,視混凝土澆灌速度與出模時混凝土強度的發展而定;煙囪等筒壁結構可采用1.4~1.6m。為避免和減少混凝土澆注時落在模外,一般采取外墻的外模比內模加高100~150mm。模板寬度一般為200~500mm,不宜超過500mm。為了減少滑升時模板與混凝土之間的摩阻力,模板在安裝時應形成上口小、下口大的傾斜度,一般單面傾斜度為0.2~0.5%,以模板上口向下二分之一模板高度處的凈間距為結構截面的寬度。不得發生上口大下口小的現象,以免增加摩阻力,拉裂已澆灌的混凝土墻身。模板的傾斜度可通過改變腰梁間距或改變模板厚度或在提升架與腰梁之間加設螺絲調節等方法調整。傾斜度
腰梁(圍圈)的作用是固定模板的位置,保證模板所構成的幾何形狀不變,承受由模板傳來的水平力 和垂直力,有的情況下還要承受操作平臺的荷載。腰梁(圍圈)將模板和提升架聯結起來,構成模板系統, 當提升架上升時,通過腰梁(圍圈)帶動模板,使模板隨之上升。
腰梁(圍圈)沿模板橫向布置在模板的外側,上下各布置一道,分別支承在提升架的立柱上。
腰梁( 圍圈)采用角鋼或槽鋼制作,其截面尺寸應根據荷載的大小計算確定,一般用 ┗ 75×6或[8。
上下腰梁(圍圈)的間距,一般為 500~700毫米,腰梁(圍圈)距模板上口不宜大于250毫米。
當梁跨度大于2.5米或提升架間距大于2.5米時,應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腰梁(圍圈)的剛度。轉角 處腰梁(圍圈)必須做成剛性節點,采用整體的角腰梁(圍圈)時,在轉角處應加設斜撐。在使用荷載作用下,兩個 提升架之間的腰梁(圍圈)橫向變形應小于3毫米。固定式腰梁(圍圈)接頭必需用等剛度的型鋼連接,連結螺栓每邊不得少于2個。